当前位置:首页 > 在职研究生 > 报考动态

考研择校择专业,如何判断扩招缩招?

考研择校择专业,如何判断扩招缩招?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学历无忧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本文目录一览:


考研择校择专业,如何判断扩招缩招?

学硕专业为何缩招?


考研择校择专业,如何判断扩招缩招? 再有几个月,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就将展开。但有的专业要从招生简章上消失了。 近日,多所高校相继宣布将停止个别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学硕)的招生。学还在上,专业没了,一些学生戏称自己要“绝版”了。 这些动静,看似是高校对于自身内部学科设置的调整,其中的逻辑却不仅于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就明确提到,要聚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该校去年也宣布自2023年开始停招法学学术学位、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的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学术型硕士的缩招或停招越来越普遍。比如复旦大学软件学院、经济学院,北大国发院,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等。 统招录取的学硕逐年减少,推免占比越来越大,扩招的指标主要是专硕,部分学硕专业的招生人数则直接归零。 2022年9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60%,正大力推进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招生比例达到14.4%。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专硕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 在这背后,是政策的明显倾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明确提到,到2025年,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 据统计,2020年获批/加强建设后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41所高校中,共新增了105个硕士授权点,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1个。 根据上述发布于2020年9月的《方案》,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 此外,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 专硕何以“逆袭” 于是,专硕研究生逐渐就成了研究生教育主体。 “学硕培养方向是学术研究,在我国学硕总体规模已经达到高值的前提下,学硕逐步收窄是必然趋势,毕竟学术研究不需要那么多人。”在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看来,许多学生选择读硕士也是出于增加就业竞争力的考虑,并非一定对学术研究多么有兴趣。 尽管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停招可能是个“坏消息”,但这其实也是眼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专硕面向就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专硕的需求面大,因此在研究生招生扩大的过程中,就往这个方向发展。 而理论研究,确实也没有必要再搞人海战术。 据《光明日报》报道,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明确提出要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 从人才培养来看,学术硕士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除师范生外,攻读博士也几乎是必由之路。 做学术的回归学术,其实早已明确。比如,专业硕士生在读硕士期间不能申请博士生,学术型硕士可以申请硕博连读。 除了减少统招,增加推免,有的高校还开辟了新的选拔方式。

考研择校择专业,如何判断扩招缩招?


考研择校择专业,如何判断扩招缩招?

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下,有句话叫“选择大于努力”,虽然有些绝对,但选择的确很重要,一

个好的选择,加上不懈的努力,成功的几率更大!考研:选择做得好,考上211,吃得苦中

苦,考上985!

择校要看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招生人数。招生人数在个位数的要慎重考虑,招生人数越多,

考上的概率越大。然而,在学校招生简章中公布的招生人数是该校招生总人数,而且实际招生

人数有时候会比招生计划多,也就是扩招(当然也存在缩招的情况,就是实际招生人数小于计

划招生人数,坑的一批),那么该如何判断呢?

1、查找目标院校招生计划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可以看到,招生人数;研究生院公布的专业目录,可以看到里面关于各

个专业方向的招生计划、考试科目、备注信息。

2、如何判断是否扩招或缩招

截止目前,19考研录取名单基本公布,我们可以根据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公布的拟录取名单来判

断实际录取人数,再根据最新2019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得知。

缩招在哪里看


考研择校择专业,如何判断扩招缩招? 招生简章是最需要关注的,比如有的院校专业缩招了,有的学校专业变统考了,有的院校专业只收推免生了...... !!!一定要及时关注哦! 这些天小司耳边响起最多的就是:“XX院校的招生简章出了吗?”“招生简章在哪里看呀?”还有些迷糊小伙伴的画风是:“群里的人怎么都在问招生简章,招生简章是什么东西呀?” 这...长点心吧,冲刺期很多重要消息发布,可不要不闻窗外事了哈! 一、什么是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是介绍学校基本情况,是学生了解该学校和进行报考的重要依据,是一种较为可信的院校信息。 简章中会有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报考条件,报考日程,联系方式等。在招生宣传中,招生学校必须将名称、地址、类别、层次、专业、颁发何种学历证书等事项,按照审批机关审批的内容加以规范。 二、具体内容 1. 招生学校的简介,用于向学生传递学校的大概情况; 2. 招生项目介绍,用于向学生传递招生项目的具体内容; 3. 招生对象及报考要求,对招生范围作出明确划分和界定; 4. 报名时间,圈定招生时间范围; 5. 录取原则,表明校方的选择标准; 6. 收费标准,对招生情况的资金概述; 7. 联系方式,公布校方招生的联系方式,方便学生的咨询和查问; 8. 咨询热线。 !!!通俗来说,【招生简章】是学校为考生制定的规则,你需要满足规则才能够报考该院校。【专业目录】是指该校的招生计划及考试科目,也就是哪些专业招生,招多少人,考哪些科目。一般来说,专业目录都在招生简章里,也有些院校是单独发布专业目录的。 三、查找途径 1. 目标院校的研究生网站: 直接搜索:XX大学研究生院。比如:搜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在首页就可以看见浙大今年发布的招生简章。在首页没有显示的话,可以在招生信息、研究生招生等等与招生或研究生相关的菜单栏查看。 2. 目标院校的目标专业所在学院: 直接搜索:XX大学XX学院。比如,像教育学学硕专业基本都在教育学院,各院校关于教育学院的命名会略有区别,会叫: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院等等,但一般不需要完全匹配也能搜出来。 3.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直接搜索: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在研招网首页找到“招生简章”,即可点击查看。 4. 目标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官微or官博: 在微信或微博关注目标院校关于研究生招生的账号,及时查看更新。 四、注意事项 1. 报考年份要看清 今年的考研er需要参照的招生简章应该是2023年,可不要误按2022年的招生简章来复习了哟!每年发布招生简章的高峰期在九、十月份,在当年新的招生简章发布之前,可以参照往年的招生简章来进行复习。但当新的招生简章发布之后,一定要及时关注,及时做好调整,尤其是当两年的招生简章区别较大时! 2. 保研or考研要看清 一般院校的研究生招生会包含需要参与12月初试和不需要参加12月初试这两种,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标题中会出现“免试”的字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保研。也有一些院校是将二者合一来发布招生简章的,所以需要格外留意一下。 3. 全日制or非全日制要看清 部分院校在发布招生简章时,对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会做出不同的要求,所以在查看招生信息时,一定要针对自己的报考类型研究生,查看对应的招生信息。 五、重要信息 招生简章所包含的信息众多,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需要格外去关注和留意: 1.三个条件 ①报名条件 ②学历条件 ③同等学力报考条件 2.三个地点 ①现场确认地点 ②初试地点 ③复试地点 3.四个证件 ①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 ②学历证书原件 ③学位证书原件 ④准考证 4.四个复试材料 ①《本科课程学习成绩登记表》 ②学历证件原件 ③学位证书原件 ④学历证书及学位证书复印件 5.六个信息 ①专业代码 ②专业研究方向 ③参考书目 ④初试统考科目及代码 ⑤专业招生人数 ⑥自考试科目及代码 6.八种考生 ①自考本科生 ②网络教育本科生 ③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 ④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⑤现役军人报名考生 ⑥在校研究生报考 ⑦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试 ⑧推荐免试硕士生 7.八个时间点 ①网络报名时间(预报名) ②现场确认时间 ③准考证打印发放时间 ④初试时间 ⑤初试成绩发布时间 ⑥国家线发布时间 ⑦复试信息发布时间 ⑧复试时间 注意:并不是所有院校的招生简章都能包含以上所有的信息,有部分信息缺失时,就需要再单独进行关注。 另外:招生简章上给出的参考书目,最好是能和对应院校的直系学姐学长询问清楚是否一致,部分学校会有例外情况。比如:湖南师范大学的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与官网上面的并不相同,这时候就显示出和学姐学长联系上的重要性啦~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为大家带来的考研择校择专业,如何判断扩招缩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考研择校择专业,如何判断扩招缩招?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248841.html

与“考研择校择专业,如何判断扩招缩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