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职研究生 > 招生院校

福州公安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跨专业考研,考法律该怎么选择学校?

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福州公安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跨专业考研,考法律该怎么选择学校?,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福州公安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跨专业考研,考法律该怎么选择学校?

一: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

【心理学考研学校排名 第一推荐】

排名 单位 名称  详细情况(师资情况请各位查阅各校网站,只讲大致情况)

1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发展与教育心理为国家重点学科

2 北京大学 (北京)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基础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3 中国国家科学院(北京)有唯册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这个并没有具体查过,但是从中科院毕业的研究生可算“根红苗正”,绝对是就业和学术前景都一片大好的,如有实力报考绝对推荐

4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基础心理学为国家重册山漏点学科

5 浙江大学 (浙江)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应用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6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州烂

7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有基础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博士点

8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

9 西南大学 (重庆)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科,其中基础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此外 中南大学 (湖南)应用心理学为全国一流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全国一流

备注:一级学科下分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有一级学科的硕博学位授予权是指该校在基础、发展、应用三个专业均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体现了该校心理学科的成熟。

说明:上述10所院校除首都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以外,均为985或 211院校 ,加之学科实力全国一流,如果对自己今后就业或学术要求比较高兼之有实力的话,应尽量报考这些学校!

【心理学考研学校排名 第二推荐】

排名(大致按985;211;普通院校的顺序排列,下同)单位名称详细情况

1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

2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

3 清华大学 (北京) 985院校

4 武汉大学 (湖北)985院校

5 中山大学 (广东)985院校,有基础心理学的博士点

6 中南大学 (湖南)985院校,有应用心理学的博士点

7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985院校

8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211院校,有基础心理学的博士点

9 暨南大学 (广东)211院校

10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211院校,有基础心理学的博士点

11 辽宁师范大学 位于辽宁大连,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

12 江西师范大学 位于江西南昌,有基础心理学的博士点

13 上海师范大学 位于上海,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

14 山东师范大学 位于山东济南,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

15 浙江师范大学 位于浙江金华

16 首都体育学院 位于北京

17 武汉体育学院 位于 湖北武汉

此外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211院校;基础心理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属于此类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发展心理学属于此类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发展心理学属于此类

备注:位于陕西西安的中国人民*第四军医大学是211院校,并且有应用心理学博士点

说明:这里所指的二流,并非民俗语中的贬义“二流”,这些学校的学科实力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与表一所列学校有一定差距!

【心理学考研学校排名 第三推荐】

排名 单位名称 详细情况

1 上海交通大学 位于上海;985院校

2 吉林大学 位于吉林;985院校

3 北京理工大学 位于北京;985院校

4 南开大学 位于天津;985院校

5 东北师范大学 位于吉林;211院校;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

6 苏州大学 位于江苏;211院校

7 西北师范大学 位于甘肃;211院校

8 中国政法大学 位于北京;211院校

9 西北大学 位于陕西;211院校

10 曲阜师范大学 位于山东

11 广州大学 位于广东

12 深圳大学 位于深圳

13 福建师范大学 位于福建福州;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

14 河北师范大学 位于河北石家庄

15 济南大学 位于山东

16 宁波大学 位于浙江

17 沈阳师范大学 位于辽宁沈阳

18 烟台师范大学 位于山东,去年停招

附:各985、211重点院校较新的心理学硕士点

中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排名

排名(按学校研究生院实力排序) 单位名称 详细情况

1 南京大学 位于江苏;985院校;教育学为B类(按A-D划分,下同)

2 天津大学 位于天津;985院校;教育学为C类

3 厦门大学 位于福建;985院校;教育学为A类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位于北京;985院校;教育学为B类

5 东南大学 位于江苏南京;985院校;教育学为C+类

6 电子科技大学 位于四川成都;985院校;新增

7 郑州大学 位于河南;211院校;教育学为E类

8 扬州大学 位于江苏;教育学为C类

9 河海大学 位于江苏;211院校;新增

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位于黑龙江;211院校;教育学为E类

11 北京林业大学 位于北京;211院校;新增

12 湖北大学 位于湖北武汉;教育学为B类

13 南昌大学 位于江西,211院校;新增

14 上海体育学院 位于上海;教育学为A类

备注:各校的师资情况,心理学学科实力需各位研友自己到各校网站查找详细情况

【心理学考研学校排名 第四推荐】

排名 单位名称 详细情况

1 四川大学 位于成都;985院校

2 山东大学 位于济南;985院校好像停招了两年了,具体情况欢迎告知

3 重庆大学 位于重庆;985院校

4 中国地质大学 位于北京和武汉;211院校

5 广西大学 位于南宁;211院校;去年停招了

6 首都医科大学 位于北京

7 中国医科大学 位于辽宁沈阳

8 山西大学 位于太原

9 河北大学 位于保定

10 南京医科大学 位于江苏

11 河南大学 位于开封

12 北京语言大学 位于北京

13 安徽医科大学 位于合肥

14 安徽师范大学 位于芜湖

15 大连医科大学 位于辽宁

16 山西医科大学 位于太原

17 北京体育大学 位于北京

18 哈尔滨师范大学 位于黑龙江

19 四川师范大学 位于成都

20 山西师范大学 位于临汾

21 徐州师范大学 位于江苏

22 山东中医药大学 位于济南

23 聊城大学 位于山东

24 浙江理工大学 位于杭州

25 云南师范大学 位于昆明

26 杭州师范大学 位于浙江

27 宁夏大学 位于银川

28 新乡医学院 位于河南,去年停招了

29 内蒙古师范大学 位于呼和浩特

30 潍坊医学院 位于山东

31 皖南医学院 位于安徽

3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位于北京;只是学校研究生院总体排名低(不是科研院校),已经两年没有招心理学了。

33 吉林师范大学 位于四平

34 贵州师范大学 位于贵阳

35 信阳师范学院 位于河南

36 新疆师范大学 位于*

37 青海师范大学 位于西宁

38 西安体育学院 位于陕西

39 漳州师范学院 位于福建

40 赣南师范学院 位于江西赣州

二:考研 通信工程类的 哪些学校好?最好是排名啊! - 百...


福州公安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跨专业考研,考法律该怎么选择学校?
以下应该是最权威的: 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高旅闷校排名: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教育部学位中心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2007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35个,本次参评30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稿兆共24个,本次参评3个;还有4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4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41所。 学校代键镇租码及名称 整体水平 排名 得分 10003 清华大学 1 100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94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3 92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5 8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10001 北京大学 8 8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三:跨专业考研,考法律该怎么选择学校?


福州公安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跨专业考研,考法律该怎么选择学校?
您好,158教育在线为您服务! 如何准备跨专业考研 跨专业考研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进入大学时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非己初衷的专业,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依然不甘心 ;二、当初年少无知,随便填的一个专业,以为自己会喜欢,却发现全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至少不是最爱; 三、几年下来(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已工作若干年),仔细思考,觉得自己若坚持本专业或现工作定然无前途无钱途,需要投身到人们公认的热门专业中去,才觉得踏实、前路光明;四、并非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求知欲强烈,真正希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想要跨专业的考研人绝对都是不失梦想,充满挑战意识的人们。 然而,跨专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它可能让你浪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最后只能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让你振翅一飞,从此找到正确的方向,扶摇直上快意翱翔。所以,从一开始,这就必须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决定。 也惟有如此,无论最终是成是败,才能无怨无悔。 一、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 不断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所有有求知欲的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这同样会成为朝三暮四的借口。 其实,很多考研人本来就存有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而选择继续呆在学校的心理;而在跨专业考研的人中,更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学过原来的专业,甚至从没认真考虑过是否自己适合它,只为了逃避,才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业去考。 如果是这样,请先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说。因为一颗对待生活从不认真的心,是不会因为换了个专业就能有起色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请三思。就因为一直认真,这次更要昌猛携谨慎。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知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所以,是否要转变方向,换一个专业,需要尖锐严格地审视自身,而不是盲目跟风,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是否真正热爱将要为之付出心血的新专业? 长远来看,这个新领域是否有自己的天赋和性格发挥的空间? 是否可以肯定学习三年之后真能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剃头担子两头塌? 最后也是最基本最当前的问题:基础课是否有自身优势?没有优势怎么拨得出更多的时间给专业课的复习? 二、审时度势:了解自己,踏实去做 经过了自我的拷问,还坚定地要跨专业考研的朋友——相信你一定是个头脑清醒、梦想坚定的人。 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跨专业考研的理由和标准:第一,热爱;第二,基于对自身才智和优势短处进行全面评估而做出的决定;第三,要自信,更要不怕苦不怕累。 可以举个例子。一个在学校并非不认真对待自己学业的考研人,在经过四年的学习之后,发现仍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数学专业,而爱好文史哲。如果基础课英语政治还不错,那么他就具备了考虑跨专业考研的最低要求。那么,接下来怎么确定专业呢?首先,看爱好。耐伏对新闻传播、考古、文学皆有兴趣,怎么办?一个一个排除。对于新闻,多搜集资料,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比如,敏锐的新闻感、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健康的身体。直面自己的优缺点,如果有敏锐的新闻感,却没有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甚至都无法面对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强度,那么放弃。对于考古,作同样评估;另外,如果这时你的父母亲反对你的考古梦想,请把他们的忧虑考虑进去,一意孤行并不可取,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并且,父母也是了解你的人,他们对你的性格、天分其实很了解。那么如果你认为父母意见的可接受性大过你对于考古的热忱,考古这一项,也被划去。最后剩下文学,如果经过一系列评估,觉得可行,那么它之下还有很多专业细分,是中国文学还是世界、比较文学,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根据自己平时看书的偏好、积累的多少、考试试题能否应付等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决定。这些将和下一部分联系起来谈。 这只是一个例子,跨专业的方向转变五花八门,几页纸不可能描述详尽,我们只能通过这个例子,了解一下需要考虑和平衡的各方面因素。 当然,请牢记,内心的热爱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在选择中最为重要。有了这两点,相信你的选择会是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这将是一个美丽的决定,决定之后,一定有云开见日的感觉。方向确定了,就朝着那儿毫不回头地走吧。 三、报考准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第一,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一定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哪个(或哪些)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专业招生表——网上查找或动用一切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你有意向的专业是否拒绝跨专业考生。在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之下确定两到三个你想去的名校和你喜欢的专业。这一步可以和前面确定城市同时进行,每个人情况不同,自行制定每一步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必要的,而且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充实感,总之,它让我们感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然后,尽可能地多找一些这几个可选学校可选专业的历年试题,仔细研究,看看哪一类的试题自己更有把握。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步不可省略也不可推后,它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考试发挥。经过这一步,学校和细分专业几乎都能定下来了。 这一阶段什么时候进行呢?越早越好。我们不提倡把战线拉得太长,真正有效的复习从4月到次年1月足矣;然而跨专业不同,需要“酝酿”。可以不用过早开始真正的复习,但至少要比别人早两个月到半年开始寻找学校、涉猎与新专业相关的期刊、书籍、寻找对于新专业的亲近感和对于新学校新未来的向往感——这是真正复习开始的前站,用这段时间弥补跨专业的不足,在真正的战役打响时,我们将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第二,专业课教材到位。前面把工作真正做到细致,4月份到5月份一定要定下最终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定下之后,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犹疑,快去*专业课教材!按照学校列出的书目*全专业课教材,还要找出一两个能帮上忙师兄师姐、找同学、找亲戚,甚至找网友去打听没有列出的那些。 这里有两个问题:*书和找师兄师姐——自己能*到的书,尽量自己去*,有学校可以邮购,有书店可以搜寻,再不行,去图书馆系统或网上找出这本书的出版社,找到出版社*,打*、汇款去邮购。不要一开始就事事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自己找渠道解决。后面有更重要的事去麻烦他们。实在不行了,去找师兄师姐,最重要的是问题要明确。随便说:“我要考你们学校某专业,请帮助我”是没用的。要明确说出你的具体问题,要考哪些书,重点看哪些泛读看哪些,打听到哪里能*到自己却没办法,请他们帮忙——听到这么明确的问题,人人都会乐意帮忙。6月底之前,主要的专业课教材一定要到位。 第三,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基础课不能偏废。前面说了,基础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在主攻专业课时,基础课一天都不能停。可以用早晨、吃午饭前、吃晚饭前以及睡觉前的时间去复习英语:阅读、单词、听力,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每天坚持,就是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都足够英语的复习准备。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上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起来了。请相信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学的这门课,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要在心里培养对它的兴趣,一讨厌它、搁置一段日子,一切都晚了;反过来,每天花两个小时,只要坚持,就会既轻松又有成就感。 跨专业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就偏废了基础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会大大影响后面冲刺和考试的信心。 其次,专业课复习。11月份报名之前一定要把专业书踏踏实实至少细读一遍。这一遍不要欺骗自己,质量至上,一定要全部弄通弄懂。这样在后面的两个月才会更有底。 笔记一定要做。当11月报名时间来临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起复习进度。那时候本专业考生和别的跨专业考生所做的准备和进度会让你大惊失色——有那么多人准备得那么好!本来就对不熟悉的专业容易产生的“心虚”这个时候会更加强烈,那么回过头总结一下自己的成果,只有实实在在密密麻麻的几本笔记会成为自己的强心剂,数数看,几本笔记,七八万字是少不了的。加上政治英语,你会为自己所做的上10万字的笔记而惊讶的。这是积聚信心、抬头挺胸的重要来源。 四、全力复习:坚持到底,毫不畏惧 首先,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历年试题非常非常重要,报名之前即11月初,一定要把学校相关专业的历年试题弄到手。这需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自己能下载的下载,能*到的去*,最后一招:求助师兄师姐。这时提出的请求也一样要尽可能明确。有一个女生,考某大学某专业,通过同学的同学的姐姐,找到一位师姐,打*给她:“我知道你们学校图书馆五楼的阅览室有历年试题的专柜,可以借出来复印。请帮忙复印某年到某年某专业的……”该师姐大惊:“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这个女生慢慢说来,怎么从网上找到该学校专栏讨论、怎么了解到的,师姐大开眼界,兴趣高涨,帮她把相关专业能找到的试题全都复印一通寄去。 接下来就是更仔细地研究试题。只需要一个晚上时间,把历年试题全都摆在桌面,总结规律和重点难点,老师出题的习惯等等。借此可以划出下一步复习的重点(甚至是考试的重点),不再一律通读,而是有头脑的、有目标的复习。不要怕系内老师改朝换代,再改也有一脉相承的科研风格,掌握了大体,以不变应万变。 划完重点,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油然而生,趁着这股气势,投入到更深入的复习中去,一定事半功倍。 其次,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在剩下的两个月当中,一定要找点时间去学校的自己要考的专业宿舍混混,目的是了解专业答题有什么惯例、有什么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随便哪个学校都行,自己方便找的、正规的大学就可以;当然,方便的话,最佳选择就是所考学校研一同专业学生宿舍,这样就不仅了解试题情况,还可以挖掘更多这两个月应该注意的问题。 考试的时候,和复习中所强调的一样——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经过了周密的计划、万全的准备。拿到试卷的时候,要像热爱专业书籍一样热爱它们,冷静的头脑,热情的心灵,一定战无不胜。 最后,就是复试了。关于导师是否要找,各有各的说法,能找到最好,没找过的也不用惴惴不安。相信自己最重要。 其实接到复试通知书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更多时间去扩展知识面了,这些是最初就应该做的。这时候跨专业考生常常担心自己的基础不够,再次心虚。那么与其瞎抓一把,不如把以前看过的书拿出来再翻一遍,总有用得上的,做生不如做熟。对于某些领域的熟悉或精通,比泛泛而谈更能显出自己的特色。用真诚的微笑和哪怕是使劲鼓才能鼓起的信心和勇气,去直面导师。好歹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们也算复合型人才了,怕什么! 说到这里,整个过程看起来完了——其实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一个开始。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更自主、更专业的学习过程,跨专业学生一踏入这片天地,肯定会受到冲击。不熟悉的领域,老师觉得应该是常识自己却闻所未闻的知识,难以找到的新生活定位……这些都要有心理准备。建议在5月到8月这段天堂般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看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并非专业课本),继续打基础,进入研究生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给你去打基础。 总之,对于勇敢的跨专业考研人,继续用韧性和信心,在开学前调养好身心,并不放弃不断学习的好习惯,为进入一个新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都是必要的。相信这样贯穿始终的准备,一定会迎来新的局面,实现挑战人生充实自己的梦想。对生活认真,生活也会认真地回报你。要相信,要坚持 如有疑问,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四:法律专业研究生排名大学


福州公安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跨专业考研,考法律该怎么选择学校?
最新中国十大法学类大学排行榜中,中国人民大学排行榜榜首;北京大学名列第二;武汉大学名列第三。 1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教授,校长为刘伟教授。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37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败晌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898年 公立 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位于湖北武汉,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时是“111计划”、“珠峰计划”、“察芦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重点建设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武汉大学办学源头可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创办的自强学堂;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为武汉大学。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893年 公立 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4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等多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011计划”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52年 公立 政法 教育部 5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02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 6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哗族名为吉林大学。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46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 7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0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21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 8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05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 9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之最。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01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 10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中央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共建高校。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50年 公立 政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五:考研法律专业学校排名

全国共有100所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前2的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以下是法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榜单,是目前比较权威的裂银排名数据,供大家参考: 法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中国人民大学 A+ 2 中国政法大学 A+ 3 北京大学 A 4 清华大学 A 5 华东政法大学 A 6 武汉大学 A 7 西南政法大学 A 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9 吉林弊源大学 A- 10 上海交通大学 A- 11 南京大学 A- 12 浙江大学 A- 13 厦门大学 A- 1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6 北京师范大学 B+ 17 南开大学 B+ 18 辽宁大学 B+ 19 复旦大学 B+ 20 苏州大学 B+ 21 南京师范大学 B+ 22 山东大学 B+ 23 湘潭大学 B+ 24 中南大学 B+ 25 中山大学 B+ 26 四川大学 B+ 27 重庆大学 B+ 28 西北政法大学 B+ 29 中央财经大学 B 3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B 31 大连海事大学 B 32 黑龙江大学 B 33 同济大学 B 34 上海财经大学 B 35 安徽大肆卜宴学 B 36 江西财经大学 B 37 中国海洋大学 B 38 郑州大学 B 39 湖南大学 B 40 湖南师范大学 B 41 海南大学 B 42 西南财经大学 B 43 烟台大学 B 44 中央民族大学 B- 45 浙江工商大学 B- 46 福州大学 B- 47 河南大学 B- 48 华中科技大学 B- 49 暨南大学 B- 50 华南理工大学 B- 51 深圳大学 B- 52 广东财经大学 B- 53 云南大学 B- 54 西安交通大学 B- 55 兰州大学 B- 56 甘肃政法学院 B- 57 上海政法学院 B- 58 北京理工大学 C+ 59 北京外国语大学 C+ 60 河北大学 C+ 61 山西大学 C+ 62 内蒙古大学 C+ 63 上海海事大学 C+ 6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C+ 65 上海大学 C+ 66 华侨大学 C+ 67 华中师范大学 C+ 68 贵州大学 C+ 69 新疆大学 C+ 70 广州大学 C+ 71 宁波大学 C+ 7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73 北京交通大学 C 74 首都师范大学 C 75 天津师范大学 C 76 山西财经大学 C 77 沈阳师范大学 C 78 东北财经大学 C 79 华东理工大学 C 80 河海大学 C 81 福建师范大学 C 8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 83 中南民族大学 C 84 西南民族大学 C 85 昆明理工大学 C 86 扬州大学 C 87 河北经贸大学 C 88 北方工业大学 C- 89 北京工商大学 C- 90 华北电力大学 C- 91 上海师范大学 C- 92 南京财经大学 C- 93 杭州师范大学 C- 94 安徽财经大学 C- 95 武汉理工大学 C- 96 华南师范大学 C- 97 广西大学 C- 98 广西师范大学 C- 99 青岛大学 C- 100 浙江财经大学 C-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福州公安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跨专业考研,考法律该怎么选择学校?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成人高考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福州公安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跨专业考研,考法律该怎么选择学校?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210488.html

与“福州公安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跨专业考研,考法律该怎么选择学校?”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