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百科 > 高考百科

一个学校的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为什么投档线过了不代表被录取呢

一:一般学校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相信许多同学十分好奇学校投档线是怎么定的?下面,我整理了投档线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个学校的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为什么投档线过了不代表被录取呢

怎样看高校投档线


一个学校的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为什么投档线过了不代表被录取呢

看高校投档线(包括填报志愿时参考)要与招生计划结合,招生计划增减,投档线会相应降升,同档次高校更明显。如若某一高校招生量大,分数线会相应降低,反之则会上升。因此不能把投档线与高校综合者数实力简单挂钩。

需要提醒的是,达到投档线不一定就会投档。考生总分相同,要按单科顺序及分数高低进行首唤首排序,若达到高校投档线但其名次号不够,仍将无法投档。

另外,征求平行志愿以后,录取系统要根据计划和生源情况重新排序划线,一般来说,首轮投档的高校分数线链中与征求平行志愿的分数线会有明显差异。

三: 为什么投档线过了不代表被录取呢


一个学校的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为什么投档线过了不代表被录取呢

投档在前,录取靠后。负责的单位是不同的,所裤搜裂以当然不是一回事。假如你已经投档进了学校,决定你是否被录取的,就是大学的专业录取规则。

很多专业的录取,是有条件的,比如说要求你英语要110分以上,比如说要求你不能是色盲色弱,比如漏镇说要求你必须是男生。但所有这些条件,在投档阶段,是不会被考试院筛选出来的,投档成功之后,由学校在分配专业的时候,进行筛选。

四: 录取线和投档线有什么区别


一个学校的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为什么投档线过了不代表被录取呢

一、性质不同

1、录取线:录取线一般指高考录取分数线(全国高考省控线、批次线),高考录取分数线,又叫省控线、批次线,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即考生想要上某个批次大学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

2、投档线:投档线一般指投档分数线。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二、分类不同

1、录取线:一般来讲高考录取分为本科线;专科线。每年高考各地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

2、投档线:投档录取操作都是透明化的,每个考生投档的过程(投档过程在招生网上被称为“轨迹信息”或者“档案状态”)都可以在阳光工程上查到。档案状态一般有七种:自由可投、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预退档、录取待审、录取。

五:学校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怎样看投档线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0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六: 投档线和录取线的区别

投档线是什么呢?投档线是一个结果。如果拿爬山做例子的话,就是你已经到达了山脚下。

每年每所大学都会在高考前与各省份的考试院,拟定好在该省份的招生计划(总共招几个专业,在哪个批次招生,每个专业各招几个人)。假如总共招50个人,那么投档进入学校的排名最后的考生,他的分数就是这所大学的投档线,也就是说,投档线是投档结果产生了之后,自然出现的。也就是说,现在50名考生已经集结在山脚下了,下一步他们要往山顶进发,最后到达山顶的,才会被录取。

录取线是什么?芦启录取线是录取结果的自然呈现,学校最终录取的所有考生当中,排名最后的一个学生,他的分数,就自然成为录取线。

刚才讲到50名考生到达了山脚下,现在开始爬山咯。在爬山的过程中,也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中途没有继续坚持下去,他们就没有机会登顶了。

假如最后到达山顶的是48名考生,那么排名第48的考生的分数,就成为了录取线。为什么过了投档线,不代表被录取。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考生在爬山的过程局冲中,没有坚持住。

七: 高考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投档线线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陪腊如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分数多少,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参与录取。

达到投档的考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录取,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根据投档线,在录取过程中将上线人数再按考生所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列,由招生院校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八:学校投档线是怎么划定的

随着高考录取工作的开展,不少考生和家长对于投档线这一概念比较陌生,下面我为大家详细盘点一下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九: 投档线与录取线哪个分数比较高

投档线不等于录取最低分数线,这是肯定的。可是,很多家长和学生把二者混为一谈,以为过了投档线就是被录取了。其实,这是错误的,投档线只代表学生有了被录取的资格,至于能否被录取,还不一定。

录取分数线是院校自己决定的,投档线的分数线均由省招办划定。一般而言,高校的不同专业在录取时是按照省招办划定的1:1.2的人数投档的,有的院校低一些,是1:1.05,进入这个比例的最后一名学生的成绩就是投档线。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某校某批次文史类计划招收20人,省招办按照招生计划数的1.2投档,就需要投递24份档案,而填报志愿的考生有50人,院校就把这50人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24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该批次文史类的投档线。然后,院校再从这24人,再审阅,排序,择优录取,那么录取的第20名考生的分数就是录取分数线。

十:学校的投档线是怎么确定的

学校的投档线是指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在对考生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投档最低成绩标准。简单来说,院校投档线并不是考试院或者院校自己定的,而是投族搜做档进入该院校的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

投档分数线其实和录取分数线是兆衡两个概念,录取分数线是被录取考生中最后一名考生中的成绩,投档并不等于被录取,因为你的档案到了学校之后,还有可能被学校退档,造成投档线不等于录取线。

大家在高考志愿填报查看院校往年分数线的时候,也应该看的是院校的投档线,而非录取线,只要志愿填报合理,被投档之后就漏晌可以录取。

: 学校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首先按照拟录取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一个数字,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中,排名为这个名次的人的得分,就是提档分数线。比如准备录取10个人,提档比例为1:1.2,那么报考专业第12名的考生分数即为提档分数线,超过这个分数的人就会被提档。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胡闭数线,省录取场根据普通高校在各地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计算出应投档数,按相应规则投档后,向院校所投考生档案的最低投档分数就是该校的调档分数线。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一个学校的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为什么投档线过了不代表被录取呢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182179.html

与“一个学校的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为什么投档线过了不代表被录取呢”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