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投档线与录取线哪个分数比较高
投档线不等于录取最低分数线,这是肯定的。可是,很多家长和学生把二者混为一谈,以为过了投档线就是被录取了。其实,这是错误的,投档线只代表学生有了被录取的资格,至于能否被录取,还不一定。

录取分数线是院校自己决定的,投档线的分数线均由省招办划定。一般而言,高校的不同专业在录取时是按照省招办划定的1:1.2的人数投档的,有的院校低一些,是1:1.05,进入这个比例的最后一名学生的成绩就是投档线。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某校某批次文史类计划招收20人,省招办按照招生计划数的1.2投档,就需要投递24份档案,而填报志愿的考生有50人,院校就把这50人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24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该批次文史类的投档线。然后,院校再从这24人,再审阅,排序,择优录取,那么录取的第20名考生的分数就是录取分数线。
二: 投档线和录取线的区别
投档线是什么呢?投档线是一个结果。如果拿爬山做例子的话,就是你已经到达了山脚下。
每年每所大学都会在高考前与各省份的考试院,拟定好在该省份的招生计划(总共招几个专业,在哪个批次招生,每个专业各招几个人)。假如总共招50个人,那么投档进入学校的排名最后的考生,他的分数就是这所大学的投档线,也就是说,投档线是投档结果产生了之后,自然出现的。也就是说,现在50名考生已经集结在山脚下了,下一步他们要往山顶进发,最后到达山顶的,才会被录取。
录取线是什么?芦启录取线是录取结果的自然呈现,学校最终录取的所有考生当中,排名最后的一个学生,他的分数,就自然成为录取线。
刚才讲到50名考生到达了山脚下,现在开始爬山咯。在爬山的过程中,也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中途没有继续坚持下去,他们就没有机会登顶了。
假如最后到达山顶的是48名考生,那么排名第48的考生的分数,就成为了录取线。为什么过了投档线,不代表被录取。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考生在爬山的过程局冲中,没有坚持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