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泰州市考研的考点有哪些?
泰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的代码为3223,承接报考考生的范围是:泰州地区报考全国招生单位的考生,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可选择本报考点 :

①泰州地区普通高校的2023届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和身份证);②具有泰州户籍(高校集体户口除外)的社会考生(须提供身份证,毕业证和户口本); ③非泰州户籍在泰州工作的社会考生(须提供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的泰州地区近3个月社保缴费证明,身份证和毕业证、)。 ④驻泰部队、武警官兵(须提供军官证或士官证、毕业证)。
泰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网站地址是http://jyj.taizhou.gov.cn/,公众号为“泰州教育发布”,联系*有0523-86999864、0523-86999875、0523-86999866,关注公众号是最方便的,可以随时看到最新的消息推送。
在《江苏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公告》也明确写有报考点的设置情况,按照教育部规定,考生在选择报考点的时候,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你所就读的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如果你是单独考试的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如果你是其他考生的类型,应选择工作所在地(一般应有社保证明,具体要求请见报考点公告)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
二:武汉是中心城市,为何留不住大学生在当地发展? - 百...

武汉的秋天极短。十月份还是穿着短袖四处撒野的天,进了十一月,就不得不裹着棉袄瑟瑟发抖了。每年的秋天,这座有着百万在校大学生的城市,都会显得浮躁又嘈杂。暗无天日的保研之战、马不停蹄的考研竞争、着急忙慌的校招宣讲、求而不得的秋季申请......
这样的压力和彷徨,无不盘旋在深秋的城市上空,也无不压在每一个大学生的心头
我们选取了“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榜单中位列前十的高校,梳理了2018年这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每年武汉数百万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从数据表现来看,广东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最多。为什么每年数不清的应届毕业生会选择广东作为发展城市?
纵观十所高校的就业报告,有一个并不意外的发现,毕业生要么愿意留在大学所在省市找工作,要么愿意去邻近的发达省市。
这一现象在上海、广东体现得尤为明显。上海交大、复旦和中山大学的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的比例都在70%以上;浙江大学的这一比例也达到了59.69%。
上海除了留住了最多的本地毕业生之外,也成为了“收割”长三角学子的大赢家。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毕业生,首选留在本地,其次最热衷于去上海。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有22.2%去了上海,超过了留在安徽(21.8%)的比例。
清华和北大,2018年留在北京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仅40%左右,当然这仍然是去向最多的区域,其次去向最多的地区是广东。
在本科生类别中,两所学校毕业生去向为广东的比例均超过了留在北京的。但值得指出的是,清华和北大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签三方就业的人数非常少,分别为202人和141人,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才是就业主力军,这个群体留在北京的仍然占据了较大优势。
除了“本地”和“邻近”的规律之外,北京、广东(拥有广州和深圳两大一线城市),以及上海,都会挤进毕业生去向最多区域的前几名。从当前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工作机会多和薪资报酬高,仍然是一个区域对人才最大的吸引力。
武汉为何留不住大学生?
中国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武汉,被视为潜力无限的新一线城市,同样面临着“留不住大学生”的困境。
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指出,本科生就业人数最多的三个省市为广东省(26.74%)、湖北省(25.56%)、上海市(10.05%)。研究生的相关数据未具体披露,仅笼统指出,研究生的就业区域集中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以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以及浙江省为主,中部地区则主要集中于湖北省。
从教育资源来看,武汉独占7所211高校,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在校研究生13.8万人,本专科在校生96.9万人。
这座有着百万大学生的城市,却一直为留不住年轻人而苦恼。
2017年起,武汉大手笔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工程,希望留下更多人才。
不过,从就业报告以省份为单位的统计口径来看,问题可能更出在“湖北为何留不住大学生”。除了武汉之外,湖北几乎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城市。2018年,武汉GDP为1.48万亿元,但排名第二的城市襄阳GDP仅为4309.8亿元。
另一个高教资源丰富的新一线城市是南京,2018年南京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72.16万人,研究生13万人。同年,南京GDP为1.28万亿元,低于武汉,这一成绩仅位列江苏第二,苏州GDP为1.85万亿元,全省超过5000亿元的还有无锡、南通、常州、徐州、扬州、盐城和泰州。
到广东去,到广东企业去!
以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情况来看,武汉的大学生为何更多地选择了广东,而不是去差不多同等距离的北京,或者距离更近的长三角?
这首先与生源有一定关联,作为中部地区的高教“龙头”之城,武汉吸引了诸多该地区的学子。再从广东的高校情况来看,仅有4所211高校,与广东经济体量相差最小的江苏省有11所,北京和上海则分别有26所和10所。
与经济实力相比,广东或许称得上高校大学生“洼地”,这与武汉的百万大学生资源在一定程度形成了“供需对接”。
另一方面,武汉众多的理工科高校以及专业,恰与广东的电子信息以及各类*产业相匹配。
为何广东的吸引力在上升?当然,首先是广东的大企业受到毕业生的青睐。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中国的TOP10高校里,其中8所的毕业生去向人数最多的都是一家广东企业――华为。这8所学校分别为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复旦、中国科大、南京大学和哈工大,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并未披露完整的具体数据。
在这10所高校里,华为在浙江大学的招聘人数最多,达到444人,排在二至六位的网易、浙江大学、国家电网、海康威视、阿里巴巴在浙大招聘的总人数相加也仅为563人。
除华为外,其他广东企业的表现也很出色。上海交大2018年就业人数10人以上的单位(非医疗)中,前六分别是华为、上汽集团、腾讯、招商银行、上海交大和中兴通讯,总部位于广东的企业占据4席。
三:你看好宁镇扬一体化吗?

江苏泰州学院是一所什么档次的大学?排名如何? - 百...

江苏泰州学院是一所什么档次的大学?排名如何?
泰州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泰州市,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为江苏泰兴师范和泰州师范在2000年合并组成的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泰州广播电视大学并入,2013年更名为泰州学院。
据百科资料,江苏泰州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超过7000人,设有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11个院系,开设本科、专科专业共40个。现有专任教师近500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超过360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再怎么样,本科肯定要比专科好一些,是一个还不错的二本院校,学校教学氛围良好,基础设施完备。而且,作为一个二本院校,学校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一个考研平台,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更高的台阶。在校友会江苏省高校排行榜中,泰州学院排在全国第650位,江苏省高校第40位,办学层次为区域知名大学。
学校建有3个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英语教育,学前教育和音乐教育为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重点专业有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会计,营销与策划,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
从这个全国最近几年的排名当中,也可以看出泰州学院这几年的确提高了不少,要想看泰州学院详细信息的,大家可以去其官网好好理解一下。总体来说,泰州学院的全国排名总是在650名左右在彷徨,希望能越开展越好吧。
以上是江苏泰州学院的基本情况,回答供参考,谢谢阅读。
五:泰州学院不建议考研
本文标题:泰州考研学校排名 你看好宁镇扬一体化吗?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158630.html
与“泰州考研学校排名 你看好宁镇扬一体化吗?”相关推荐
湘潭大学成人高考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起专就业方向
沙洲职业工学院成人高考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起专)就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 (高起专)
机电一体化技术 (高起专)
2022年新乡学院成人高考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起专)就业方向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成人高考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起专)就业方向
2022年河南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起专)就业方向
2023年4月湖北自考专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计划
2023年4月江西自考专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计划
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