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 百...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首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是二战生,本科二本。一战华东师范大学比文,文综:100,作文124,总分347(院线364,367录取);今年二战华东比文,文综:112,作文130,总分373(院线387,390+录),排名7-8名,两门专业课总分距第二名397,差2分。现在找不到调剂可能准备换学校再考。写下这些情况是想说明:好学校文学类考研一年一个情况,只会越来越难,不会简单,大家择校之前要对自己、对学校,对现在的考研情况有一个清晰深刻的认知,权衡利弊。
下面写下一些有关专业课方面的总结和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或想要参加考试的同学。帮助大家排除一些注意不到的地方或雷区。我将从不同专业课程的准备概况,分别阐述。
(华东初试专业课是文综:包括古代文论,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教程。今年第一年改题型:砍掉填空,论述4题都要答总分值达80分;+作文3篇:一篇记叙文,两篇议论文)。
古代文学的参考:
参考书目:袁本+《中国古代文学史》(刘跃进,高等教育出版社)+朱东润文学作品选
准备资料:《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齐鲁书社)
《文学专业考研名词解释》(刘加夫)
各朝基本框架整理、重要作品整理、自己整理的真题分类、真题整理(明清小说速记―手写)、
复旦古代文论电子版、《一往》公众号*的历年真题答案汇编等资料。
参考视频:欧丽娟老师的文学史课程(B站有)
古代文学复习几个重要的点:
1. 脉络意识。
因为古代文学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很多小的知识点很碎杂。当对每个时代的大体脉络能了然于胸之后,自己的复习也会有侧重点。拿唐代举列。诗歌成就最高那么李杜,李商隐等也必定是记忆的重点。那初唐四杰,陈子昂等如何记忆,这就需要我们有的放矢(可以采用名词解释或简答+作品的形式进行记忆),诸如此类。别的文体也是繁盛,并不是说直接掠过,而是要做到粗细自知。
2. 文学作品的整理和阅读。
提到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也是因为我第一年吃过这个亏。复习到诗歌、元曲等,大家可能会觉得枯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回归文学作品。其一它能帮助记忆,其次在回答简答论述题时,大家可以举例,不至于无话可写。比如今年就有考到,建安时期作家和作品特点,结合作品阐述。华东很重视考生对文学作品的掌握。
3. 背书不要偷懒。可以参考真题侧重方向,但并非迷信。
华东历年,一直偏重宋代对李清照,苏轼等人的考察等,元代基本没有考过(除了去年考了元杂剧特点――去年我就栽在这儿)。大家在整理出真题的侧重点时,不要一味觉得没考过的内容就不会考,哪怕它再偏,再不可能考。元代文学要重视起来,词学研究要重视起来等等。
2. 深入地系统性研究――论文的阅读
今年真题一题20分的论述:如何看待有人说“明无词”的现象。我当时在考场上就一脸懵,加上最后时间也来不及作答,回答的很潦草。现在华东真题的走向是:越考越广,越考越深。就是说我们光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在冲刺期翻阅专业老师发表的论文,对一些很重要的文学现象有一些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有考察到也能临场应变了。
现当代文学:
参考书目:《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
准备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史出版社―可以用来背诵)、名词解释书、复旦现当代课程概要资料(作补充―电子版)、各时期框架脉络手画框(较详细)、真题分类整理、重点作家的重点整理(手写)、《一往》公众号*的历年真题答案汇编等。
参考书籍:《现当代文学名篇15讲》陈思和、《沈从文精读》、《现代文学课》(许子东)、《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王德威)、《铁屋中的呐喊》等。(电子版)
现当代文学复习几个重要的点:
1. 对脉络的掌握。首先最好对每一时期的时代氛围与思想状况,能有一个较好的把握,这样有助于理解作品。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学流派与派别,做一定的整理,加深记忆。(可以串成线性,帮助记忆)
2. 关于重点作家的整理。根据历年真题其实是有迹可寻的。鲁迅、沈从文、赵树理等一定是重中之重。但是光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最好有作品去填充血肉,形成自己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对作家的认识也会不失偏颇。对作家作品熟悉,形成自己的立体多维的理解。
3. 有所侧重,全面掌握。
如果对对往年真题消化的比较好,那可能都不会准备到郭沫若历史剧的具体内容,但今年真题就出人所料的考察了这个知识点。这就说明我们准备的时候,虽然是要有侧重点的,但同时也要对一般性的知识点有一些了解。如果真考察到,到时也不至于无话可说。
4. 多关注学校最近的教学研讨、讲座等和导师论文,研究方向。
今年真题一题20分的论述:试比较现代五四小说与解放区小说特点的异同,结合作品。其实这道题目考察的范围很广,这种类型的题目,不算简单,还需要自行结合作品。在作答这类综合性题目时,首先不会也不要慌张。五四小说可以找自己熟悉的具体作品,解放区小说也是。异同的话,先回想一下时代背景,再把握具体作家,可以从时代氛围、文学体裁、思想倾向、作品风格等多方面去回答。尽力去写满和比较。(题目来源也应是当时学校学术讨论方向之一,从别人那里打听到的)。
5. 可以以复旦的课程概要资料作为补充(相对较为全面,也有扩展的内容)。
外国文学:
参考书目: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王立新)+《外国文学作品选》(陈建华)
准备资料: 《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很好用),手写整理框架(按国别),手*题整理,一往真题答案汇编,重点作家专章整理。
神奇网课:《外国文学史》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电子版资料(很好用)
外国文学史复习几个重要的点:
1. 脉络清晰,了然于胸。郑克鲁版的教材可以说是文学类考研的经典教材了。内容比较基础,可以按照国别整理出来。结合历年真题,考察的重点也很清楚:卢梭,文艺复兴,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法国启蒙文学等。
2. 对于经典的文学史的问题,可以形成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比如:典型人物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对比,比如卢梭《新爱洛伊丝》中道德观念等。这些真题中反复出现的问题,可以多查找一些论文,做写笔记,可以理解更深刻一些。
3. 复习全面,大小知识点都不要遗漏。基本每一门课程都需要重视这个问题。不能因为,我以为学校没有考察过这个或这类知识点,那就不用知道,直接跳过。比如:今年考察了《神曲》的二重性。文艺复兴是重点,那作为衔接两个世纪的《神曲》也同样不能忽略。这样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今年的名词解释:哥特式小说。
4. 作品多读。可以参考视频老师的讲解,对一些问题延伸思考。比如:拉伯雷《巨人传》中的狂欢化思想,去年考的《麦克白》中的女巫的形象(有点类似《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形象),就是要对一个人物形象最好能有一些更深入不一样的理解,结合作品。
5. 重点作家整理。个人觉得这点很重要。比如:莎士比亚,陀,托尔斯泰,卡夫卡等。莎士比亚这几年年年都在考。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形成原因,具体作品内容都要整理和熟记,以作品作为支撑。陀光了解《罪与罚》,也远远不够。也可以把他和托尔斯泰对比学习。
古代,西方文艺理论:
参考书目: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西方文论史》(马新国),《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王运熙),《文学理论基本问题》(陶东风),《20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张隆溪),《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伊格尔顿)
准备资料: 两份西方文论50页+的资料(很有用),西方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资料,文学考研公众号购*的《西方文论史―通关宝典》,自己整理的手写笔记(很好用)
1. 对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我觉得理解被直接去死背重要更多。第一年考研时,因为我学校的本科没有开设这门课程,都靠着自己去死背,结果考试前被吓得前一个月几乎弃考。二战时,因为从多方面,接触了西方文艺理论,对其理解也更深刻了一些。基本到最后每个流派的主要思想,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比如重要的几个概念:陌生化,文学性,意图谬见,韦勒克的文学内部研究,新批评的主要观点,结构主义等等。重要的是,自己可以通过例子,理解到学派的核心思想和观点,文学的一般性基本规律。
2.有抓有放。不要因为西方文艺理论晦涩难懂就害怕。比如:福柯,德里达的观点,女性主义的思想。初试,老师一般也不会太去为难学生。对于很难懂的理论家,其实只要基本掌握理论家或流派的核心思想就可以了。(这部分,我觉得《西方文论史―通关宝典》这份资料,做补充很好用)
2. 古代西方文艺理论抓住几个核心。大家都知道文艺理论难学。古代文论那么多,那么庞杂,基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基础很一般的同学,比如我,我只会重点去背和理解柏拉图,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席勒,莱辛等耳熟能详的理论家的理论的基本内容,我觉得这些应该是足够的。同时最好能够在学习中有比较的意识,今年真题:中国古代文论“意象”的阐述。因为我对古代文论了解不多,但是我当时想到庞德的诗学思想,借鉴了中国的“意象”观点,我就旁敲侧击,简单阐述了我的理解,再引申到庞德。这题也应该失分不太多。
3. 最后关于西方文艺理论的基本参考书:陶东风老师的书表述简洁,有趣,新颖;张文学述评我来回看了两遍做了笔记(容易懂,很能帮助理解)。
作文:
最后关于作文:一篇记叙文,两篇议论文。记叙文,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多练习,重真情。写的事情或人物最好可以别具匠心,不然就可能会落入窠臼。读完让人觉得焕目一新最好。可以读一读张爱玲,迟子建,鲁迅,汪曾祺的散文,找新意和好的表达。议论文:多练,多改。观点鲜明,逻辑清晰。去年我找本科老师帮我改了一篇,我觉得对我提升很大。(感兴趣的可以和我要,参考)。
写下到此。一是为自己的这一年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聊以慰藉那时很孤独却异常奋勇的自己。第二也想总结一些教训,为大家排除一些雷区和可能错误的方向,可以帮助到有困惑的。第三,也是想宽慰和鼓励自己。毕竟,一路上所遇到的挫折比成功要多的多,只当下落当飞翔吧。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八个,具体是如下:
一、文学与世界文学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
四、中国古代文学
五、中国古典文献学
六、汉语言文字学
七、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八、文艺学
考研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是老牌专业,也是基础专业,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该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国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比较单一,而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他一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宽所决定的。
虽然是一个传统专业,但是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趋于饱和,供大于求。近年来,总体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比较平稳,不那么热门,就业面宽,本专业毕业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部门和机构的工作。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三:求对外汉语考研学校及排名!!!

外汉语考研学校排名: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相近专业: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 对外汉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古典文献 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 华文教育 文秘
四:上海的大学 英语专业考研 排名

一、上海的大学 英语专业考研 排名:
1、上海外国语大学,全国第1;
2、复旦大学,全国第10;
3、华东师范大学,全国第14。
二、英语,正式名称是:英语语言文学。
(一)专业介绍
英语语言文学是属于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下的一个学科。有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比较文学等主要研究方向。各所院校不尽相同,下面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供大家参考:
1.研究方向
01英国文学
02美国文学
03西方文论
04 西方文化研究
05 中西文学比较研究
2.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1二外日语或242二外法语或244二外德语
③719基础英语
④824英美文学
(二)培养目标
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及涉外工作、且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第二外语应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及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研究工作。
(三)就业前景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生毕业主要从事高等、中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及涉外工作和从事商务翻译工作,是应用性的高级专业人才, 就业质量相当不错,是一个高收入群体。据劳动人事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发挥他们的外语优势,受到学校、外事部门、公司企业等用人部门的重视和欢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英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
(四)课程设置
A、学位课
1. 公共课
(1)*理论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第二外国语
2.专业课
(1)语言学专题(系列讲座) 2学分
(2)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2学分
(3)翻译学概论 2学分
(4)英汉高级笔译 2学分
(5)汉英高级笔译 2学分
B、选修课
1. 限定选修课
(1)网络技术与应用 2学分
(2)英汉对比与翻译 2学分
(3)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2学分
(4)翻译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2学分
(5)中级口译 2学分
(6)高级口译 2学分
(7)计算机辅助翻译 2学分
(8)翻译理论与批评 2学分
2. 任意选修课
(1)英语文体学 2学分
(2)同声传译 2学分
(3)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 2学分
(4)认知语言学 2学分
(5)英美文学专题 2学分
(6)文体与翻译 2学分
(7)语篇分析 2学分
(8)中国文化选读 2学分
(9)中西翻译史 2学分
(10)典籍英译 2学分
本文标题:西方文学考研学校排名 上海的大学 英语专业考研 排名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155343.html
上一篇:各个考研学校总排名 考研学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