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研复试结果(考研复试结果公布)
在考研国家线和初试成绩公布后,各高校也陆续发布了关于复试的安排,有的学校已经完成了复试工作,并初步确立了拟录取学生名单。在对部分学校录取结果的汇总中不难发现,名单里频现初试分数不高、但通过复试逆袭录取的案例。当然,这也伴随着不少初试分数很高,但最终没有被录取的情况。
其中,这种情况早已屡见不鲜,尤其是经历过考研的同学,并不会把初试的结果当成最终录取结果,哪怕分数差距比较大,复试环节也可能会拉开差距。所以说,初试中成绩不高的同学不必灰心,只要专业过硬,完全有机会在复试中脱颖而出。
一、很多初试成绩高的学生只是会应试
很多初试分数很高的学生,并非专业方面有多强,只是非常会应试。作为从小到大考试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生,很多人都对应试颇有心得,知道如何复习以及应对不同题型的技巧,从过去的考题和趋势中捕捉热门考点。而复试考察的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与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包括心理素质等多方位的个人实力,因此初试考得好并不意味着知识过硬、是研究生的最佳人选。
二、很多学术型人才并不善于应试
同时,很多在某一专业、学术领域很有见解,甚至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的学生,并不一定善于应试,尤其是初试这种通用、“一刀切”式的试题,例如英语,很多专业其实并不需要英语有多好。然而,在复试环节中,学生直接与导师面对面交谈,是金子总会发亮的,学术领域是否有见解、有真才实学,聊几句便知。何况一些学生早已和老师取得联系,得到老师的认可,是潜在的录取对象,在复试环节得到高分的几率更大。
三、教授都很务实
负责面试的高校教授也都十分务实,了解考研的各环节是怎么回事,尤其不会特别把初试的成绩当真,更加在乎复试的面谈环节,作为考察学生真正实力的最重要参考。因此,相对于初试成绩,导师更愿意让复试成绩发挥最终的决定作用,挑选到真正适合做学术、而不是只善于考试的学生。
总之,考研初试的分数的确有很大的参照价值,但并非录取的最终结果,回顾今年以及历年考研录取名单,初试低分逆袭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对于目前稍微复试的同学们来说,加入初试成绩不是十分理想,不必过于沮丧和担心,认真准备专业知识要点,只要专业知识过硬,心态稳定,完全有机会再复试中脱颖而出。
最后,祝愿有实力的同学顺利通过考研复试,成为一名优秀的硕士研究生。
二:考研热(考研热的原因有哪些?)
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陆续公布,“考研热”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有457万人报名,比去年增加了80万,增幅超21%;相比5年前、也即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加了256万。
导致“考研热”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核心因素是什么?
近日,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合肥学院副校长卢平,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任孟山做客澎湃新闻在线视频访谈节目——澎湃会客厅,展开了一场“透视考研热”主题讨论,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下为专家对话:
澎湃新闻: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457万人报名,比去年增加了80万。同时,考研复试线也在不断推高。当下导致“考研热”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核心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施卫东:我觉得考研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如今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很多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因此选择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希望以此求得预期的“好工作”,这是导致“考研热”的直接原因。
二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之下,整个社会增加了对高学历、高知识人才的需求。在过去,大学生仿佛是世间珍宝,非常受各个企业重视。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风气也正在形成。这是导致“考研热”的主要社会原因。
三是高校、老师也鼓励学生考研。一方面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而根据相关规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也是考核项目,可以算在就业范围内;另一方面,本科生考研情况也可反映出高校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因此很多高校积极地引导本科生参加考研。
我认为,“考研热”最核心的影响因素是,社会对高学历、高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竞争激烈,本科生在就业环节优势不明显,因此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要考研提高自身学历和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卢平:我也从三个方面来讲,首先是因为现在本科生就业压力大。现在,社会对高层人才的需求增大,本科生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有难度,研究生毕业后找到合适工作的机会相对多一些。
第二,我们现在很多本科生到毕业时自己还没有定位好职业发展方向,他们希望给自己一个缓冲期,通过研究生学习的三年来找到自己的定位。
第三,家长的期望。此前在独生子女政策之下,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都很会精心栽培,在教育上希望孩子多学一些,后面发展得更好一些。同时,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也具备了招收培养更多研究生的能力。
任孟山:刚才两位校长主要讲了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原因,我想突出讲一点个人层面的原因。现在,一方面,大家觉得本科的学历不够用了,某些时候对接社会时有一定困难,想增强竞争力;或者说当下社会对本科生的接纳程度比对研究生的接纳程度要低一些。
第二,现在有很多人跨专业考研。这是他们主动做的二次选择,跨专业考研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在校人群,他们有些人可能是不喜欢本科期间学的专业,有些是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兴趣发生了转移。第二类是参加工作后再“回炉”读研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他们往往是在工作中对某些新的领域的知识或技能产生了需求,又或是在工作中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强知识诉求的情况下投身于研究生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考研规模扩大、考研热度提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文标题:考研复试结果(考研复试结果公布) )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12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