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研究生数学需要考什么(考研数学考些什么)
考研数学涉及到三科四本书,将近1000多个知识点,理解这些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一、考试内容和题型
考研数学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数一难度大于数二,且数二不考概率论),经济类和管理类部分专业考数三。
从2021年开始,考研数学一试卷结构和题型调整了比例,最明显的就是选择题的题量增加了,更加重视基础和应用:重基础就是说考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理解和把握,重应用则每天都要大量的运算练习,这样运算能力才会提高,比如每年都有二重积分的计算。
题型为单选、填空和解答,具体分数比例为:
数一: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
数二:高数80%+线代20%;(不考概率统计)
数三: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
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结构为:
单选题 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填空题 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6小题,共70分。
就高数而言,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章节:极限、导数及其应用、积分及其应用、多元函数及其应用微分方程、无穷数列,总体上前三章是重基础,后三章则更重计算;
线代的特点是灵活、逻辑性强、前后知识点连接紧密;
而概率论的内容虽难,但考研考得相对简单得多,记住基本内容,把公式总结在笔记上,运算问题就不大。
二、准备教材和辅导书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七版,第五版也可以,但第六版的总复习题和考研题很接近,有些甚至就是考研真题;
线性代数:同济大学第六版或清华大学第二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第四版。
建议以课本为中心,背诵理论定义、练习课后题,着重记忆重点章节的相关概念,课后习题与章节的知识点密切相关,多加练习课后习题能够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一般的书店都有,尤其是专门的考研书店;还有些本科阶段都有的,正好拿来用;自己没有的,可以借或*学长学姐的;还可以上某当某宝某鱼购*……或者直接用辅导书等等。
三、制定学习计划——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
复习时间有早有晚,效率有高有低,但考研数学不能夹生饭,一定在夯实基础才能做题。
一般来说,基础好一点、目标院校专业课压力不是很大的同学,建议6月份左右复习即可。
1、基础阶段的时间大致是6-8月份,对基础知识点、公式要牢固掌握。确保视频里老师讲的、习题里做的都是自己一步步算出来的,不能想完思路就去对答案,遇到困难要沉得住气。
2、强化阶段是8-10月份,这是决定最后分数上限和下限的关键阶段。比如,重新看高数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基础阶段的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题也做不会了,这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会经历。强化阶段你会发现一个比较基础的知识点可以发散成很多不同的点去考察,这些点之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联系。这个时候推荐看相应的强化视频,效果会更好。一定注意勤动笔、多思考,每天复习数学的时间一般来说不少于4个小时。
3、冲刺阶段大致是11月初到考前。这个时候就是轮番做题,真题、模拟题,两天一套、四天三套很平常。做套题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最好是模拟练习开始的时间放在8点或8点半左右,做3个小时。
这只是大致的三个阶段,具体复习要根据自己对知识点吸收内化的情况,但是记住:一定要打好基础再做题!没有坚实的基础,你的知识体系只会垮掉,后面是没法复习的,强化冲刺的题型和解题思路都是在基础上深化的。
四、备考小建议
1、首先要知道考研时数学的考试时间,一般来说,数学都在考研初试的第二天上午8:30——11:30,因此数学的学习时间最好放在这个时间段,让头脑在这个时间最清醒、最灵活,学习效果最好,这需要不断地调整,从而达到一个最佳状态,保证自己在考试时不至于太紧张而没有思路。
2、做题过程中学会自己做总结,建立错题本。在备考数学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会学习的人和不会学习的人最大的差距就是总结能力。总结不是简单分类再集中到一起,而是按题型和考点进行分类后自己总结出共同点,记在笔记中,得出固定结论和固定题型,以后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马上从脑海中提取出来。刷题不盲目,归纳多总结!
3、听课看视频和做练习题的时间比例。数学是理科,纸上谈兵要不得,需要大量的重复来巩固和验证所学内容,视频听课学习是理论学习阶段,做题则是把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内化的过程。我认为恰当的时间分配应大约为3:7,更多的练习时间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4、各题型练习的分配。因为考试中很少只考察单一的知识点,更多的是几个知识点糅杂在一起,所以基础题和综合题要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替练习,我在前中期是每5天做一次综合题练习,基础题练习是每2天一次。基础题的练习用于巩固知识点,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考点内容,而综合题可以使我见识更多的题型,清楚知识点的侧重。
考研数学涉及到三科四本书,将近1000多个知识点,理解这些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一、考试内容和题型
考研数学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数一难度大于数二,且数二不考概率论),经济类和管理类部分专业考数三。
从2021年开始,考研数学一试卷结构和题型调整了比例,最明显的就是选择题的题量增加了,更加重视基础和应用:重基础就是说考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理解和把握,重应用则每天都要大量的运算练习,这样运算能力才会提高,比如每年都有二重积分的计算。
题型为单选、填空和解答,具体分数比例为:
数一: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
数二:高数80%+线代20%;(不考概率统计)
数三: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
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结构为:
单选题 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填空题 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6小题,共70分。
就高数而言,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章节:极限、导数及其应用、积分及其应用、多元函数及其应用微分方程、无穷数列,总体上前三章是重基础,后三章则更重计算;
线代的特点是灵活、逻辑性强、前后知识点连接紧密;
而概率论的内容虽难,但考研考得相对简单得多,记住基本内容,把公式总结在笔记上,运算问题就不大。
二、准备教材和辅导书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七版,第五版也可以,但第六版的总复习题和考研题很接近,有些甚至就是考研真题;
线性代数:同济大学第六版或清华大学第二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第四版。
建议以课本为中心,背诵理论定义、练习课后题,着重记忆重点章节的相关概念,课后习题与章节的知识点密切相关,多加练习课后习题能够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一般的书店都有,尤其是专门的考研书店;还有些本科阶段都有的,正好拿来用;自己没有的,可以借或*学长学姐的;还可以上某当某宝某鱼购*……或者直接用辅导书等等。
三、制定学习计划——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
复习时间有早有晚,效率有高有低,但考研数学不能夹生饭,一定在夯实基础才能做题。
一般来说,基础好一点、目标院校专业课压力不是很大的同学,建议6月份左右复习即可。
1、基础阶段的时间大致是6-8月份,对基础知识点、公式要牢固掌握。确保视频里老师讲的、习题里做的都是自己一步步算出来的,不能想完思路就去对答案,遇到困难要沉得住气。
2、强化阶段是8-10月份,这是决定最后分数上限和下限的关键阶段。比如,重新看高数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基础阶段的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题也做不会了,这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会经历。强化阶段你会发现一个比较基础的知识点可以发散成很多不同的点去考察,这些点之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联系。这个时候推荐看相应的强化视频,效果会更好。一定注意勤动笔、多思考,每天复习数学的时间一般来说不少于4个小时。
3、冲刺阶段大致是11月初到考前。这个时候就是轮番做题,真题、模拟题,两天一套、四天三套很平常。做套题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最好是模拟练习开始的时间放在8点或8点半左右,做3个小时。
这只是大致的三个阶段,具体复习要根据自己对知识点吸收内化的情况,但是记住:一定要打好基础再做题!没有坚实的基础,你的知识体系只会垮掉,后面是没法复习的,强化冲刺的题型和解题思路都是在基础上深化的。
四、备考小建议
1、首先要知道考研时数学的考试时间,一般来说,数学都在考研初试的第二天上午8:30——11:30,因此数学的学习时间最好放在这个时间段,让头脑在这个时间最清醒、最灵活,学习效果最好,这需要不断地调整,从而达到一个最佳状态,保证自己在考试时不至于太紧张而没有思路。
2、做题过程中学会自己做总结,建立错题本。在备考数学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会学习的人和不会学习的人最大的差距就是总结能力。总结不是简单分类再集中到一起,而是按题型和考点进行分类后自己总结出共同点,记在笔记中,得出固定结论和固定题型,以后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马上从脑海中提取出来。刷题不盲目,归纳多总结!
3、听课看视频和做练习题的时间比例。数学是理科,纸上谈兵要不得,需要大量的重复来巩固和验证所学内容,视频听课学习是理论学习阶段,做题则是把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内化的过程。我认为恰当的时间分配应大约为3:7,更多的练习时间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4、各题型练习的分配。因为考试中很少只考察单一的知识点,更多的是几个知识点糅杂在一起,所以基础题和综合题要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替练习,我在前中期是每5天做一次综合题练习,基础题练习是每2天一次。基础题的练习用于巩固知识点,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考点内容,而综合题可以使我见识更多的题型,清楚知识点的侧重。
5、还有就是老师的选择和学习的交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估标准,所以老师的选择因人而异,别人觉得好的不一定适合你。
6、多关注学校官网、微博、贴吧,还有就是目标院校考生的交流群,包括QQ群、微信公众号建立的群、B站up主创建的群以及自己搜索的数学交流群,很多资源是方便获得的,有时群里不乏牛人,有空的时候多看一些高分经验贴,熟悉一下解题技巧,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找对方法,勤加练习,拿下考研数学,考研路上就成功了一半。加油!
6、多关注学校官网、微博、贴吧,还有就是目标院校考生的交流群,包括QQ群、微信公众号建立的群、B站up主创建的群以及自己搜索的数学交流群,很多资源是方便获得的,有时群里不乏牛人,有空的时候多看一些高分经验贴,熟悉一下解题技巧,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找对方法,勤加练习,拿下考研数学,考研路上就成功了一半。加油!
二:在职研究生一月和五月(在职研究生每年应该在什么时间报名呢)
自打日前人教版数学插画事件爆出来之后,网上又有很多网友发布了自己所发现的,各类针对学生群体的出版书籍中的各类严重问题。
除了这类事件之外,最近几天陕西两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同步巧讲精练》教辅书中,又有“日军背老太”的配图配文“雷锋做好事时付出的艰辛”爆出,从而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而相关出版社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调查处理结果。陆陆续续这些“毁三观”的出版书籍的问题的爆出,都暴露出我国的出版社,在出版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漏洞和短板,也说明出版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去把关和防控。所以相信不久之后在职研究生中的热门专业里,出版硕士也会成为一个热门之选。那么到底什么是在职研究生?出版硕士专业每年应该在什么时间报名呢?
在职研究生的进修方式介绍
在职研究生其实和我们传统的全日制研究生一样,是国家计划内正规的考研进修方式,它也是同样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充电方式。只不过和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在职考研是可以以在职人员的身份报考的,入学之后实行的也是半脱产的学习方式,是允许各位在职人员只利用部分工作之余的时间在职工作,然后其余的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一种研究生教育性质的进修班。当前在职研究生是有多个进修方式可以选择的,一般较常见的都是同等学力申硕和一月联考两种进修途径。
同等学力申硕的报名时间
想要以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名在职研究生的各位学员,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一些需要和安排,就近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院校,并申请就读对口的专业课程,然后便可以在全年任意时间参与报名了,按照规定向院校提交报名材料,等到所有的报名材料提交之后经过院校审核后,就可以有免试入学资格并办理入学手续缴费进校了。进校后学完课程、在规定时间修满学分便可以参加院校自行组织的结业考试,考试通过获得结业证书,之后满足申硕要求,也就是本科有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的同学,毕业时间在三年以上的就可以进行申硕报名了。
一般申硕考试的报名时间是在每年3月份,在学位网网报成功之后即可在随后的5月份参加全国统考了,此次考试科目为综合和外语,申硕考试采取的是及格通过制,满分100分考生达到60分即可算是通过考试。通过考试以后,向院校提出论文答辩申请,通过论文答辩环节即可获得院校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的报名时间
想要参与双证一月联考研修班的报名,一般满足要求的考生们需要和统招研的报名者一样,首先大家可以按时登录到研招网进行注册,而其报名时间一般都是安排在十月份,大家届时可以在十月十号到十月三十一号期间,统一通过研招网提交个人资料,报名资料通过资质审核之后即可算是网报成功,但是网报成功之后还需要在随后的十一月份参与现场确认的环节,确认成功的才算是真正的报名成功,可以在之后参与各项入学考试,并在初复试考核都合格之后,达到院校录取标准被录取进校就读。
温馨提示
综合来说,目前我国的在职研究生的教育方式和类型,还是非常多样化的,至于最终你到底是要选择哪种进修方式,都是注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各位在职人员都可以通过其中的方式,读到使用价值超高的专业课程,并且收获自己想要的和需要的证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文标题:考研究生数学需要考什么(考研数学考些什么) 在职研究生一月和五月(在职研究生每年应该在什么时间报名呢)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120439.html
与“考研究生数学需要考什么(考研数学考些什么) 在职研究生一月和五月(在职研究生每年应该在什么时间报名呢)”相关推荐
河南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是在什么时间?
南京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在什么时间?
南方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在什么时间?
南京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考试在什么时间
报考山西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什么时间?
兰州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在什么时间?
西安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是在什么时间?
报考西南民族大学在职研究生是在什么时间?
景德镇陶瓷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是在什么时间?
报考青岛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在什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