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古研究生(考古学考研怎么学习)
前面我们谈到了对于考古学专业的认知以及相关的主干课程和推荐书目,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考古学专业考研保研的那些事吧!
在历史学专业考研保研的那一篇章中我们提到历史学包括了中国史、考古学和世界史三个一级学科。说到这里我们就需要说明一下历史学与考古学两者的关系了,一方面如上所说考古学是广义的历史学中的一个分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围与自然科学有重合部分,但其最终的目标与归宿仍在于研究社会历史,所以考古学归类于人学科,属于广义的历史学。另一方面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与历史学注重献研究相比,考古学更关注实物资料和科学严谨的证明方法,这一特点在史前考古方面尤其突出,所以狭义上的历史学与考古学并不相同。
另外,如果你是考古学专业或是对此感兴趣的一名学生,并且想要在专业领域有所作为的话就要通过读研读博等途径进行专业深造,所以该专业的大多数本科生毕业后会选择读研,那就需要通过考研和保研这两种途径。
在做出读研的选择之后,我们首先就要考虑读研的院校,对此我的看法是根据自己的意向研究方向和欣赏的老师以及比较权威的考古学学科高校评估结果进行选择,当然如果你有自己梦寐以求的学府,也是很值得选择的。其中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这些高校的考古学专业都是B类以上的一流学科,其他的高校评估结果大家可以通过学科评估官网进行查询了解。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同院校侧重的研究方向不同,如西北大学等西部的大学,主要偏向丝绸之路考古等,而北方的大学会偏向一些北方民族考古等,大家可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合理地进行选择。
如果选择了考研,值得关注的是考研教材的选择,因为这些参考教材是因学校而异的,不能一概论之,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意向院校在官网上公布的信息为准,当然也可以向该院校专业的研究生学长学姐询问。为了方便有志趣于此的同学,在此可以先推荐一本书,即张之恒先生编写的《中国考古学通论》。
若是比较倾向于保研的话,则一定要保持大学四年的学业成绩足够优秀,还有足够的阅读量,在专业理论和实践上有一定优势,发表专业论和出版相关书籍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加分项。当然还要关注所读院校该专业的保研政策,多多了解保研流程,以免之后面临诸多事宜时的手忙脚乱。
无论是选择考研还是保研都需要在本科阶段学习掌握好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知识与经验,尽可能多地阅读相关书籍,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还有考研保研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对本科四年学习成果的检验,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个做出读研选择的同学可以坚持下来,一如既往地为自己的选择和梦想而努力,相信在若干年后会有不少同学达成所愿,成为一名真正的考古学工作者……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做学问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学会享受孤独的力量……
谨以此话与大家共勉!
二:考研规划(研规划和时间管理)
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说着一口流利方言和不标准普通话的杨成福,接下来分析的内容希望能给各位同学带去一丢丢收获,中一些表达若听不懂,请找位安徽老乡帮普通话翻译。
我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分数:380,本科来自双非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当然了在我心中母校很棒滴,当然也是母校的人 哈哈!
考研整体规划
废话不多说,直接丢干货!我今天介绍的主题是:考研规划与时间管理。
首先是考研整体规划,借助的方法是《管理学》中一个计划方法:手段目的链方法。手段一目的分析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启发式策略。纽厄尔和H.A.西蒙1959年提出。
基本观点: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先确定一系列子目标,把每个子目标作为达到最终目标的手段,以此类推,通过逐步缩小问题的现存状态与目标状态间的差距,直到与现存状态一致,求得问题的最终解决。
说的那么玄乎,来个案例吧。小白鼠我亲自上,我是17年12月份准备考研的,当时就是想考,但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更不知道如何学习。
寒假期间,我整理个人考研总体规划及各科考研规划,并于后期不断的调整。(具体如何制定考研规划稍后会说的,不需要自己干巴巴苦想的,拿别人现成的进行调整即可)
就拿我们专业为例哈,假如你先统考中央民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20年一共招6个,保研名额3个,统考3个,据说统考报名超过150,这个报录比也就50:1,哈哈哈哈!
毕竟是985、双一流高校,想要比较稳妥的考取我们专业,那么初试400就是咱们总目标。
第一步细分每科需要达到的分数:
英语70+,政治70+,数学:130+,专业课130+,其实我觉得政治70+和专业课70+还是比较容易的,当时我们专业课考140以上的都有,而且是个很漂亮的小姐姐考的。
第二步对各科不同题型进一步细分:
英语70:阅读30+,作20+,新题型8-10分,翻译:6-8分,完型填空:5分左右即可,这都70多了;
政治70:单选择错1-2个,多选1-2个,选择题40+,分析题北京平均分在30+,其实分析题押题那么准,基本都在35+了;
数学130:选择题错1个,约28分,填空题错一个,20分,解答题扣10分左右,拿到85分左右,这都133+了,当初我高考也是差一分满分的,哈哈!
专业课题型:名词解释、简单、论述题,专业课就一本书:王凤斌《管理学》,好好学习好好背,基本130不成问题;
第三步找出自己每科不同题型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详略得当的进行安排时间进行复习,经过一步步细分就会发现其实400分就是个小问题。
关键注意事项
接下来我说几个关键性问题,也是大多数考研同学遇到的问题:
1.不知道考研怎么学习,用什么资料,跟着那位老师学习等系列问题?
很简单,知乎和B站上刷个10多篇经验贴,尤其是失败类的经验贴,比一些所谓的考研机构规划师更牛逼,(插播一句哈:对于考研是否报班,我个人是不建议滴,毕竟两三万块钱肉疼),接着刚才说哈,看了经验贴一定要结合自身形成个人规划,别人经验只能粘贴不能复制。
还有好多人想和学长学姐请教学习经验,其实吧,说实话,想必现在你们大多也是做学姐学长的人,当学弟学妹没有任何准备或漫无目的地请教时,自己心中有一万句:傻嘛?自己都不看就来问,网上公开资料那么多。更何况是才考完研的学长学姐,80%的此刻的感觉比失恋还难受。
2.考研是一场信息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源。
第一:知道从何处获取信息。
考研帮app、优质微信公众号、包括考研名师的一些个人微信公众号(英语朱伟老师、政治徐涛和肖秀荣、数学张宇与汤家凤等)。
第二,前期每天阅读更新自己的信息量,以备“不时之需”。
很有力的案例是我择校,我最初的志愿是中国人民大学、4月份时候变成了中国科学院大学。
(插播一句哈:选定了某个学校一定要亲自去一趟,和学长学姐见一面,即使见不到你也能了解到很多内部资讯,像我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带了2天,和保定聊的贼开心,哈哈哈!给提供了很多老师的联系方式,很感谢滴)。
最后我在6月份确定的是中央民族大学,可能很多小伙伴就困惑了,为什么你学校说换就换了,最主要的是你能随便换,有备选项。因为很多小伙伴,选定一个学校那可真的是克服九九八十一难,哪里会了解到那么多学校,这就是信息源的问题,我当时光北京就确定了6个备胎,哈哈!
3.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请放弃,不要硬抗!
先说一组数据:暑假前大约会放弃15%,暑假后大概会放弃20%,十一假期大约会放弃5%,考研报名大约会上涨10%,12月份前大约还会放弃10%,一科都不去考的再剔除5%,几科考下来大约还剩下40%,所以考研里面流行一句话,坚持几科全都考下来的已经战胜一半对手,所以要坚持到底!
那为啥说: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请放弃,不要硬抗!这句话是具体到日常的学习中,很多同学很佩服他们,996、007说的就是他们,全年无休比机器还敬业。
当初我们一块考研的有5位同学,风格各异,其中两个我最佩服:早晨7点,无论冬夏准时在自习室,晚上2点依旧奋笔疾书,我一度怀疑他们是健全的人嘛?“不内急嘛???”“做的不腰疼嘛?”,非常坚信他们肯定是没有对象,不然这样还不分手呀!
而5位一起考研的同学中,我是最不着调的,暑假前是一星期玩两天,那时候有对象,哈哈,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呢!毕竟也年轻过。暑假和暑假后就毕竟踏实学习了呢,但对比最终考研结果:5个人中,只有我和另一个女生考上了,其他三人在二战。
对比一战、二战学习状态,包括考完研后和他们聊,普遍反应:不应该崩那么紧,不能拿时间来掩盖效率底下。其实反过来想想: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坚持呀!很多小伙伴会说不坚持那不就废了呀,成了60%放弃中的人,以后肯定会非常后悔,但我想表达的这个“放弃”不是你的那个“放弃”。
对于真正选择考研的人,是对自己现有的状态不满意,想去更高平台看看,早已准备好了克服前路困难重重,都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为了身边亲人能更高质量的生活(一波毒鸡汤,哈哈哈哈!)
我说的这个“放弃”是:你这个星期7天,已经有6天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问心无愧的时候,伴随的是身体和精神上疲劳感,这个时候你感觉坚持不下去了,不要硬抗,请放弃!
痛痛快快的玩半天、和朋友约个饭、刷会剧、和对象亲亲我我一会,不要有任何的顾虑,就是放开了潇洒,该吃吃,该喝喝!不用担心自己是不是放弃就不能再回到原来的学习状态了,不,你错了!
对于真正考研的人,你的效率只会更高不会差,因为你完了一下午后,你开始罪恶感爆发,“*,我咋能这样呀,别人都在学习,我都已经玩了一下午,不行,不行我要学习了,扶朕起来,朕还能学,哈哈”。
当你习惯了学习状态的时候,即使你想放弃,你心中的那个“神”也不会让你放弃的,这就是习惯的作用,更确切的说这就是学习带给你的充实感。所以,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请“放弃”!
结束语
哈哈,说了这么多!以上仅供参考!有些坑还是需要自己踩滴,多跌倒几次才更抗打。
再次送给各位小伙伴一句话:吃喝玩乐是本性,但不能忘记学生的本分——学习!得咯,不整没有的了,赶紧学习秃头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文标题:考古研究生(考古学考研怎么学习) 考研规划(研规划和时间管理)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117360.html
与“考古研究生(考古学考研怎么学习) 考研规划(研规划和时间管理)”相关推荐
大龄考研究生(大龄青年到底有没有必要读全日制研究生) 考研规划(研规划和时间管理)
在职研究生怎么调剂(考研调剂流程) 考研规划(研规划和时间管理)
研究生复试个人简介(考研复试面试这么说才能更加分) 考研规划(研规划和时间管理)
在职研究生试题(在职考研真题) 考研规划(研规划和时间管理)
教师如何考在职研究生(在职教师如何考研究生) 考研规划(研规划和时间管理)
考什么研究生比较容易(最容易考研的6所大学) 考研规划(研规划和时间管理)
考研跨专业难度大吗(研究生跨专业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考研规划(研规划和时间管理)
成人大专能考研究生吗(成教学历可以考研吗 考研规划(研规划和时间管理)
研究生考试报考点选择(22考研考点考场安排公布) 考研规划(研规划和时间管理)
北邮研究生初试分数线(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分数线) 考研规划(研规划和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