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研报考条件(研究生报考条件)

一、报考条件
1.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的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需在入学当年9月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2.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至(5)各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3.报名参加经教育部批准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的条件:
(1)符合(一)中第(1)至(5)各项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学术型专业和专业学位中的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可设置单独考试。
4.经审定可以开展推免生工作的高等学校,可以按规定数量和办法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直接参加相关招生单位的复试。
推荐和接收办法由推荐学校和接收单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制定。被接收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教育硕士项目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且不得再参加统考。
凡按规定可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
二、哪些情况无法报考?
1.受到处分
根据国家考试政策规定:本科期间因为受到处分,无法获取本科学位的,可能无法参加某些学校的考试,详情参考目标院校的当年的招生简章。所以,考生在本科期间如果有处分记录,请及时消除。
2.身体条件
考生体检工作由招生单位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体检须在招生单位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招生单位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本单位体检要求。具体要求见各招生单位招生简章或复试通知。
也就是说,只要不是特殊专业的特殊要求,一般情况,身体条件不受限制。
三、大三学生可以报考吗?
原则上,大四第一个学期报名考试。但是,如果大三的学生能有提前毕业的可能,依然可以参加考试。但是需要出具可提前毕业的证明。
二:考研的目的(考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2022年已过一半有余,这是正值考研暑期复习的关键时刻,希望各位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努力复习,都能上岸。我是2022届应届毕业生,双非院校,普通高校应届生,研究生3年生涯已经结束,自己看待实物的眼光也有所不同,总想用什么特别的方法记录下来,也特别希望和各位师弟师妹分享一下我上研究生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
要和大家首先分享的就是为什么要考研?根据我自己身边的同学的经历,大致分为了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热爱自己的专业,想要进行深造
在我没有上研究生之前我感觉大部分的同学都是这个目的,喜欢自己的专业,想要学的更多,会的更多,可能以后还会再去读博,或者出国深造等等。但是在我上研究生期间这个目的的同学可能占到40%~50%,也就是一半左右,这部分同学应届生也相对更多,当然这部分同学在我的交流之中大部分同学学的是理科或者工科专业,上的也是学硕,这些专业也更适合上研上博,当然,可能更加偏基础学科的同学上研究生可能还不够,上了博士之后能更好的发挥这些学科的作用。
第二,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辞职之后继续读研
有这个目的的同学的人数这几年突飞猛进,尤其是在疫情之后。笔者也是这个目的,笔者是2017年开始正式工作,工作了之后感觉这份工作确实不尽如意,因此萌生了上研的想法。这类目的的同学可能跟笔者的经历相类似,笔者身边的同学有很多都是这个目的,当然这部分同学更多都是跨专业或者有想法考取专硕的同学,说的更通俗一点上研究生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更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同学上研究生的目的也是为了应届生的身份,这个身份考公更加有力,而且很多*工作都需要一个应届生身份,这部分的同学大概占到20%~30%。
第三,没有找到自己心仪工作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这部分同学可能在大四找工作的时候没有找到自己满意或者心仪的工作,来考取研究生进行一个过渡,这类同学可能占到10%~15%,确实就笔者而言今年毕业找工作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这类同学的想法就是宁缺毋滥,既然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那还不如继续读研,等读完研找工作的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小,对应届生这种考试能力往往相对更强,也更容易考上研究生。
第四,随波逐流,看别人考研自己也考
这类同学往往对自己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还在工作与考研之间徘徊,这类同学往往考研也更容易放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陪考。
笔者认为:在想清楚考研的目的之前必须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以后的人生有清晰的规划,自己以后想要做一个技术性人才还是一个科研学者做出一个选择,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去创业,你也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等,看自己想要做的工作或者喜欢做的事情到底需不需要上研,不然只会白白的浪费时间。其次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己到底适不适合上研究生,不然等到上了研究生之后在后悔那只能是骑虎难下。如果你对考试特别的拿手那笔者更建议你去考证,上了研反而会限制你的长处。最后,自己是否能面对考研过程中的孤独,焦虑,紧张等等的负面情绪,一定要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做一个评估,不要为了上研究生把自己弄得精神崩溃,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能心想事成,既然决定了考研的同学也能持之以恒,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文标题:考研报考条件(研究生报考条件) )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109990.html
与“考研报考条件(研究生报考条件) )”相关推荐
北大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及流程
成人高考研究生报考条件(成人高考本科报考条件)
2021年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及时间(浙大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2021年)
成考大专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大专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2020年)
函授本科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非全日制本科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专升本在职护理研究生报考条件(护理自考研究生报考条件)
上海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及时间2021(保险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上海)
2022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及时间(在职研究生医学类报考条件)
自考本科报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自考本科考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时间(教育硕士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