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职研究生 > 报考动态

可以跨专业考研的专业(跨专业考研专业怎么选) 考研专业课考什么(考研专业课复试都考什么)

一:可以跨专业考研的专业(跨专业考研专业怎么选)


可以跨专业考研的专业(跨专业考研专业怎么选) 考研专业课考什么(考研专业课复试都考什么)

Q1

Vin您好,我的本科专业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我想读研,但除了与此相关的专业,我还在考虑要不要换一门文科类专业,我不是很喜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但也担心如果继续学习,难以做好学术,无法出成果。

职业规划师Vin:

给到三点思考建议:

一、不能盲目选择。

你可以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对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无感,是因为自己真的不适合,还是在本科期间的学习中碰到了太多困难?

如果是因为前者,可以果断放弃该专业的学习,不用纠结;如果是后者,因为在学习上因碰到困难而产生畏惧之心是非常正常的,也是可以缓解、消除的。

进一步而言,如果因为对专业学习有太多困难而产生畏惧之心,那么即使研究生期间选择新专业,也容易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在老师要求周内读完三本几百页的新书时,在论文截稿时间近在眼前时,就有可能倍感焦虑,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那时,可能还会后悔调换专业的选择。

Vin认为,文科专业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如何在众多专业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值得进一步细究。

比如,法学表面上看没有明显的公式推理,但法条的应用、案例的逻辑推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很高的要求。另外,法学还分为民法、刑法、国际法等,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一般有较为细分的方向,因此选专业时要仔细分辨。

总而言之,应在对多个文科专业有所了解后,综合考量,而不能盲目做选择。

二、先考虑将来想做什么。

要不要换专业,怎么选专业?想弄明白这两个问题,不妨先考虑“我将来想做什么”以及“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什么期望”,然后看看备选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什么工作,从而判断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如果你目前面临以下三种情况,建议换专业:

1、性格与专业及专业所对口工作不适合

对职场人而言,做好一份工作的前提不仅是具备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还要性格匹配。很多不善言辞的同学想挑战*,理由是“想改掉缺点,弥补不足。”这当然可以,也确实有人做到,但整个过程非常痛苦,需要极大的毅力,付出很多努力也很难成果,因此,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不建议大家这么做。

2、职业目标想成为复合型人才

随着社会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合作越来越多,尤其是跨领域的合作,因此,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也就越来越大。

比如在航运业,有的单位要求从业者既要熟悉两个口岸的法律,又要掌握多国语言,还精通航运知识,那最好求学期间就对多门学科系统学习。特别是可以利用升学考研来换专业,以保证专业学习的丰富性与完整性,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

复合型人才当属稀缺资源,如果同学们明确想成为这样的人,可以提前为自己“布局”。

3、渴望扩大就业面

一般有这一需求的同学往往会选择换专业。比如数学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所学知识专业性很强,但就业面不广。若是通过升学学习大数据分析、统计学、经济学等专业,那么毕业后会“吃香”很多。而在数学专业所掌握的扎实数学基础,则能帮助自己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专业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最初学的是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哲学等基础学科,那么在升学时不妨选择相应的应用类专业;反之,如果最初学的是应用类专业,那么升学时可考虑相应的基础学科,加强理论功底,前提是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及求职方向。

三、看似专业选择,实则是生涯规划

从你的描述来看,看似专业选择问题,实则是生涯规划问题,如果基于这样的认知选择,就不会陷入特别纠结、迷茫的状态。

在Vin看来,从自我认识、职业认知等方面,来判断某个专业自己是否适合,是必须的,期间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喜欢”与“适合”。

对学生来说,自己可能对某一专业非常喜欢,但不一定能学好,不一定能胜任与之对口的工作,这就不宜学这个专业;反之,如果自己不喜欢某专业,但通过努力能学好,也能做好与之相关的工作,学这个专业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至于“适合”,往往基于性格特点、气质特征等作判断。自己不适合学的专业,不能勉强,特别是不能为了慕学校的名而去学。

另外,在此基础上,不妨再考虑“专业认知”“学校认知”这两个问题。

具体来说,专业认知,就是了解某一专业的方方面面,比如专业含义、教学计划、必修课程、师资力量、研究重点等。

以必修课程为例,当你对一个专业不甚了解时,可以通过查看必修课程这一途径,了解专业所学,判断自己是否喜欢、要不要学这个专业。

举个例子,经济学必修课中不乏高数、统计等课程。数学基础非常薄弱的同学,即使对经济学有兴趣,也应慎重考虑。

至于“学校认知”,与之相关的问题比较实际。比如,你倾向在离家近一点还是远一点的学校念书,喜欢综合类还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希望学校的校园大一点还是小一点?

再比如,你想去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学校吗,想去每年有很多学生在文艺或体育大赛中获奖的学校吗…这些,都可以成为选择专业时考虑的学校层面因素。

最后,就“自我认知”提出三点建议:

1、做自己擅长的事,别被“兴趣”蒙蔽了眼睛。

2、利用在校期间,努力寻找“冰山”下的自己。

3、想明白将来到底想做什么。

以上!

二:考研专业课考什么(考研专业课复试都考什么)


可以跨专业考研的专业(跨专业考研专业怎么选) 考研专业课考什么(考研专业课复试都考什么)

初试结束后,接下来面临的是考研复试,有的地区考生已经查完了自己的成绩,有的地区考生还在焦急的等待中,山东就是2月20日公布成绩,在成绩查询之前,不少考生已经开始对复试的准备了,关于复试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小编今天给大家讲讲考研专业课复试都考什么,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1.专业课一般会提什么问题?

专业课一般会问到的问题都会与专业相关,具体来说包括:

专业知识;本科学习背景与所报专业的关系;毕业论文与所报专业的关系;学术热点、行业热点、社会热点的了解与分析等等。

2.因为时间紧,复试专业课怎么准备效率高?

在复试中,专业课的考查分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

准备笔试,建议做如下工作:找准方向。详细了解目标专业考查的范围,指定参考书 或 建议的参考书。这方面有的学院指定,有网站上查就可以;有的学校不指定,可以通过师兄姐来了解一些内幕信息。学习要有规划与方法。这在我们的复试预习规划手册里有提到,这里不再复述。

准备面试,建议做如下工作:了解评委常问的问题,从中找出复习重点。了解自己,包括专业、兴趣等。了解对象,包括报考的专业、导师等。掌握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技巧。

3.专业课复习最迟什么时候开始,如何进行?

专业课建议及早准备,不要往后拖,尤其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你的专业基础比较好,如果在分数线出来之后再准备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要有合理的学习规划作指导);如果你的专业基础比较弱,那你一定要从初试估分结束之后就及早开始准备。因为专业知识是需要积累储备的,而不是突击半个月一个月就可以体现专业深度的。

如何复习:要根据你自己的参考书目来定,建议你可以找一下懂得这门专业的人给你提出一些具体的学习规划,这样你才能有目标性的学习。如果是工作人士,虽然工作可能比较忙,但是建议你不要最后突击复习,而是可以利用工作空余时间,每日抽出一至两个小时来看一下专业书目,否则临近考试你会发现工作很忙又要复习,时间可能已经不够用了。

4.专业课面试时有什么技巧?

专业课面试主要包括两个层面:①纯粹专业的知识:这方面要求你做好充分知识储备;②能够展现专业素养的问题:比如做自我介绍,谈谈论文设计以及对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等等,这些便涉及到语言技巧,逻辑表达等方面的训练了。

5.专业课复试一般都什么难度的题目?

专业课复试的题目基本上会在所给的参考书目中,所以只要认真复习院校给出的复试参考书目即可。

6.复试时候专业课重点如何把握

这个问题很笼统,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准备笔试时该把握哪些重点。这个需要你向报考专业的师兄师姐咨询一下,每个学校不一样,所以内部信息很重要。

二是面试时评委问到专业课方面的问题时,该如何把握重点。这要看评委问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比如评委请你谈你的毕业论文。这时你该如何把握呢?

①简要介绍你的论文情况,包括选题、资料(数据)、方法、逻辑与结论等;

②表明你的论文展示了你哪些能力,培养了哪些能力,而这些能力你将来的研究有何关系。

7.本科学校不好,如何掩盖或扭转这个劣势?

首先不要因为本科院校不好而自卑,在考研复试面试面前,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要在复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做好专业课和英语的准备,同时要着手准备训练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礼仪、形象、表达及答题技巧等);

要想掩盖或是扭转这个劣势,首先要让自己的复试笔试过关,剩下复试面试这个重要环节,要在导师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实力,包括你的专业功底和你综合水平的体现,这就需要除了有专业功底外,要能够运用面试的答题技巧在考官面前充分展现你的优势,完美自己的展现你最好的一面,确保复试万无一失。

【更多考研资讯及备考资料,请点击下方链接】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可以跨专业考研的专业(跨专业考研专业怎么选) 考研专业课考什么(考研专业课复试都考什么)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107431.html

与“可以跨专业考研的专业(跨专业考研专业怎么选) 考研专业课考什么(考研专业课复试都考什么)”相关推荐